104.04.01,今天認識了一種新植物,銀鱗風鈴木,又稱銀鱗金鈴木,柳營國小有幾株,台南議會停車場也有。
看到了網路消息,我就近去了柳營國小,在學校大門兩旁,好像有4棵。我看到了大蓬大蓬的豔黃花朵,覺得開心。
104.04.01,今天認識了一種新植物,銀鱗風鈴木,又稱銀鱗金鈴木,柳營國小有幾株,台南議會停車場也有。
看到了網路消息,我就近去了柳營國小,在學校大門兩旁,好像有4棵。我看到了大蓬大蓬的豔黃花朵,覺得開心。
我在藝品店買了一個小吊飾,兩粒心型的種子串在一起,我把它吊在皮包上,常伸手去擺弄它,種子互相撞擊會發出好聽的聲音。結果,其中的一粒種子撞裂了。
店主人曾送給我幾顆種子,我把它串成吊飾,但我的手工太粗糙了,就只放在家中。
瑪瑙珠,茄科, 常綠小灌木,又名黃果龍葵。原產地巴西,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各地庭園馴化或零星觀賞栽培。
我在台南新營長勝營區公園的空地上看到了許多瑪瑙珠的植株,都是野生的,自己長出來的。
瓊崖海棠 ,胡桐科,常綠大喬木,別名胡桐,紅厚殼。台灣在恆春半島,蘭嶼及綠島有野生狀態生長的樹木,平地則栽植為景觀樹木,或栽植為行道樹木。
樹皮厚,生長可達20公尺,樹姿濃綠亮澤,樹性強壯耐瘠。
我初次見到盛開的玉蝶花是在高雄大崗山的一線天景區,整株植物垂著一串串柔軟的枝條,枝上白花猶如成群的白蝴蝶棲息,風過處枝條搖曳白蝶翩翩。
照相回家後查資料,原來這種植物有相似的兩種,玉蝶花,紅梗、紅花萼、白花,另一種為垂枝茉莉,黃綠色的梗和花萼。
山芙蓉,錦葵科木槿屬,落葉小喬木,為台灣特有種,分佈在台灣中低海拔山區。別名台灣芙蓉。
山芙蓉在由秋入冬之際開花,花大型,花梗長,花瓣於早上初開時為白色,午後逐漸變淡紅,黃昏凋落前變紫紅色。又名三醉芙蓉。
水黃皮,豆科,半落葉性喬木,因樹姿優美,枝葉濃密,為優良行道樹及景觀樹種。且因生長快速,生性強健,抗風、耐乾旱,適合種為海岸護堤、防風林使用。
莖直立,樹冠傘形,深根性,樹皮灰褐色,有的被地衣寄生。
矮仙丹,茜草科,仙丹花屬。常綠灌木,高度約50公分。全年均能開花,盛花期在夏秋之際,數十朵小花密集成小半球,花團錦簇。
橘紅色的矮仙丹是十分常見的植物,台灣全島普遍栽培為庭園觀賞用或作為綠籬。
6月至9月,正是小花紫薇燦爛開花的季節,美美的花,我以前就記錄過了。所以這一篇主要紀錄和紫薇相似,比較高大粗壯,顏值卻不如紫薇的九芎。
九芎,千屈菜科,落葉大喬木,又名小果紫薇,它的木質堅硬,耐燃燒,是優良之薪材。
第一次見到這種樹我就印象深刻,那麼瘦那麼高,葉子濃密下垂,像個骨骼清奇的江湖高手。後來知道了,這樹可神聖了,經常種植在寺廟周圍,名為印度塔樹,因為樹形如佛教的尖塔。
印度塔樹,番荔枝科,常綠小喬木,又名垂枝暗羅、長葉暗羅,原產於印度、巴基斯坦、斯里蘭卡。主幹高聳挺直,樹形優美,株高可達 8 公尺以上。
福木經常遇見,我服務的學校大門口就有,公園也有,這種植物看起來就是一副嚴肅莊重的模樣,沒有出現明顯的花開花落或落葉枯枝,所以我總是視而不見。
最近看到網路上別人放的相片,福木的小花,有分男女雌雄耶,而且很可愛,於是我去觀察了福木,作個紀錄。
高雄市梓官區的梓平公園,因台19甲道路的穿越,公園分為東西兩側,在東側這半邊種植了數十顆砲彈樹,112.04.27,我們去欣賞砲彈樹開花,花朵艷麗,香氣撲鼻。果實碩大,形如砲彈。真是奇妙的植物。
砲彈樹,玉蕊科,落葉大喬木。原產於熱帶美洲,在台灣並不多見,在台南的武聖夜市旁的光賢公園也種植了一些,因為在市區,公園活動的人多,而梓平公園較偏僻,人少,照相方便。
在台南新營的南瀛綠都心,水池邊生長了一株墨水樹。本來不起眼,最近滿樹密布小黃花,我照相記錄一下。
之所以被稱為墨水樹,是因為它的的木材和花可以提取一種藍色染料,是藍墨水及顯微鏡技術上的重要染色劑。
台灣海桐,海桐科,常綠喬木或灌木,是台灣的原生植物,當花朵盛開時,會散發出濃厚芳香,又名「七里香」,但與別名也叫「七里香」的芸香科月橘是不同的植物。
莖高可達3~5公尺,樹皮灰白色,具顯著皮孔。
在新營公園路二段沿著嘉南大排設置的公園中,我見到了這種樹,一個陌生的樹種,一種不起眼的外貌。後來被吸引是它結果了,好可愛的果實,像綠色小寶石。
什麼樹?什麼果?我查了很久,不知道。後來看到台灣某農改場栽植油甘子的報導,以為是油甘子,細看卻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