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平島,在基隆港的東北方,島上設立了和平島公園,公園的東南側,在山與海交界處的海岸線上,因長年海風及海浪的侵蝕,將岩石切割出奇特迷人的面貌,這一處稱為阿拉寶灣(註)。
阿拉寶灣因為落石封閉了7年,在107年才重新開放。參觀阿拉寶灣要事先預約申請,除了公園門票外還要再付費,在退潮時間由導覽員帶領進入,這一段海岸步道約700公尺。
108.06.25,我們到和平島公園及阿拉寶灣,導覽全程由遊客中心前方開始,來到萬善公廟,在廟旁貨櫃屋領安全帽和反光衣,著裝後開始走海溝上的九曲橋(橋頭驗阿拉寶灣的手環門票),步道終點是一個亭子,原路回頭走回廟前,再走到等嶼亭,觀景,結束導覽,全程約1.5小時。
過了九曲橋後,奇岩怪石,風光迷人,以下圖片按參觀順序擺放。 下圖1,金剛,指右邊那一座巨石,只有一點像。
下圖2,法老王,我往導覽員指著的方向照相,其實我看不出來法老王在那裡,大家自己想像。
下圖3,海上的島嶼是基隆嶼。
下圖4,這一段步道是危險區,漆著黃色的線條,應迅速通過,不宜逗留。
鱷魚的眼淚,這塊岩石很妙,一個圓洞形似大眼,下方還有天然的水痕。
黑鳶岩,一隻蹲著的大鳥,蠻像的。
我們欣賞美麗的地質景觀和大海,海上有駛向基隆港的貨輪。
一顆顆黑色圓形的石頭稱為蕈狀岩,蕈狀岩的完整構造:上方黑色圓形球體的材質為蜂窩石,下方是較細的石柱(較不耐侵蝕)。
岩石上有蜂窩狀的孔洞的原因:岩石中有生物碎屑的結核,這些結核被溶蝕,岩石上出現小孔洞,且隨著風化進行孔洞愈來愈大。
步道接近終點,這一天的雲太漂亮了,如輕柔的棉絮團。
步道終點有一個亭子,海岸邊一格一格的是豆腐岩。走到這裡必須返回了。
下圖1,右側小山的邊緣線條像觀音頭像的側面,你找到了嗎(額頭很豐滿)。
註:阿拉寶灣 Alapawan,是阿美族語 Kapalawan 變音而來,意思是容易迷失的地方。過去居住在泰源村的阿美族人從台東遷移北上,覺得這地方很像故鄉,才一樣以此命名。(台東縣東河鄉的泰源村,是一個位在山谷裡的阿美族部落,傳統的名字叫做阿拉寶灣。)
相關連結:基隆二日遊1,情人湖及老鷹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