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5.09.08,花東三日遊第二天,遊覽太魯閣風景區,走了砂卡礑步道、燕子口步道、綠水步道和祥德寺步道。

由太魯閣到天祥的這一段風景,奇妙壯觀,鬼斧神工,堪稱是國際級的美景。幾十年來,我幾度旅遊時經過,大部分是坐在遊覽車上啊啊叫,歪著脖子往窗外望,最多下車站站看看景,只有這一次,玩得好過癮。

對我們來說,花蓮畢竟太遠,沒有很多機會來,而且早年這一帶的步道並沒有開放,至於這幾年,這段路上擠滿了陸客,所以這次我們能夠很清閒的走在步道上,又適逢好天氣,真是難得的好運氣。

由太魯閣遊客中心穿過砂卡礑隧道,來到砂卡礑橋,停車處在橋的另一頭,下車了要往回走。橋側有金屬的旋轉梯通往橋下,由此開始走砂卡礑步道,步道沿砂卡礑溪而行,平緩好走,目前開放部分1.5公里,原路來回。

下圖2,由砂卡礑橋上俯望下方的砂卡礑步道。

下圖3,由步道回望砂卡礑橋,橋左方有通往橋下的金屬梯子。

DSC_4857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58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60.JPG - 花蓮旅遊

 

沿途見溪水清澈,溪床上鋪著大大小小的的岩石,溪的對岸或為蓊鬱的森林,或為紋理分明的的岩壁,行來心曠神怡。途中設有多處觀景平台可以休憩賞景。

砂卡礑溪主流長度16公里,在砂卡礑橋附近匯入立霧溪,是立霧溪注入太平洋前的最後支流。砂卡礑溪總是清澈湛藍,立霧溪卻經常變灰黑色,交界處會有顏色的分界。那是因為立霧溪流路長,沿途會有一些岩層或泥沙沖刷入溪,所以較為混濁。

DSC_4923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65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68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926.JPG - 花蓮旅遊

 

砂卡礑步道終點為三間屋,全長約4.1公里,因為颱風損毀嚴重,目前僅開放至五間屋(約1.5公里處)。 我只走到1公里處的觀景台,那裡的溪谷岩壁上圖紋超美的,有著明顯的沉積紋理,如同千層派,有些岩層彎曲成為褶皺。

我在民國93年走過砂卡礑步道,這次走到1公里處的觀景平台,感覺上體力用的差不多了,休息後就往回走。我還以為只是比以前少走半公里,回家後查影片,我上次竟然走到三間屋,4.1公里耶,來回8公里多,天哪,我那時怎麼那麼厲害,我現在怎麼會這麼軟腳。

DSC_4876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80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82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84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90.JPG - 花蓮旅遊

 

部分路段岩石伸出在步道的上方,像一條長長的屋簷,很有意思。(應該是岩石被敲開闢出步道吧。)

DSC_4862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874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913.JPG - 花蓮旅遊


DSC_4917.JPG - 花蓮旅遊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