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05.09.07~09,我們跟隨阿容的旅遊團到台東花蓮三日遊。以前我和老公多半是自行開車旅行,這一年來參加了幾次遊覽車的旅遊行程,一方面是我覺得老公年紀漸大,不宜長途開車(雖然他不接受我這種說法),另外是新認識了阿容,她的旅遊團品質頗佳,她本人也氣質良好,不同於以前我對旅遊團的認知。阿容電話,0928169000。

105.09.07,新營出發,遊覽東河橋及三仙台,夜宿花蓮。

105.09.08,往太魯閣,遊覽燕子口步道、綠水步道及沙卡礑步道。夜宿台東池上。

105.09.09,遊覽60石山及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。返回。

在東海岸的公路上,東河橋跨越馬武窟溪,有新舊兩座橋,東河舊橋建於民國19年,後來因應海岸公路拓寬,於民國81年建了東河新橋,新橋落成後,舊橋因為造型特殊,及橋下的峽谷景觀動人,舊橋及其周邊闢為風景區。

兩座橋隔著不遠的距離相望,各有特殊的造型,東河新橋是紅色的鋼拱橋,造型簡潔亮眼。而東河舊橋的橋墩很特殊,一半設計成拱型結構,另一半則是支架式的橋墩,是罕見的橋墩設計。

站在東河舊橋上,向東望見紅色的東河新橋,馬武窟溪經過橋底流向太平洋。而東河舊橋的西側溪谷中,分布許多的白雲石,白色巨石在綠水綠樹間十分搶眼。

DSC_4670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673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671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674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686.JPG - 台東旅遊

 

台11縣往北開,過了東河新橋,左彎台23線,一下子就到達東河舊橋的遊憩區,23線繼續開,會到達泰源幽谷。

舊橋不能行車,只能在橋上走走,看看兩旁的溪谷景觀。我看到有步道通往下方溪谷,不過沒時間下去,而且都是階梯,不想走。

民國103年,家人曾開車到東部旅遊,車行途中我眼中閃過一座造型優美的橋樑,因為在公路上,只是匆忙下車照了兩張相片,今日方知,那就是東河舊橋,找出了舊相片,佩服自己有眼光。

下圖中,東河舊橋的橋墩,右方(北側)是拱形,左方是支柱型,原因?

我查了資料,溪的北側為岩岸,南側為沙岸,拱型橋墩跨距大,便於跨過岩石。

 

三仙台是離本島不遠的一個小小島,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。三仙台由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所構成,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,此地原來是一處岬角,因海水長年侵蝕,岬角頸部斷裂,成了離岸島。

連接本島和三仙台的,是一座八拱跨海步橋,400公尺長,橋的造型是波浪狀,十分優美。

DSC_4740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744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729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07610.JPG - 台東旅遊

 

過了橋,三仙台上設有環島步道,因為以前走過了,而且要保留腳力供三日之用,所以這次我們只在橋下的岸邊觀景,看到了很多奇岩怪石,挺有趣的。

DSC07601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695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710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714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718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_4721.JPG - 台東旅遊

 

八拱橋北側有一片礫石海灘,潮水和海浪翻湧沖刷海灘時,會發出震撼的聲響。

DSC_4689.JPG - 台東旅遊


DSC07609.JPG - 台東旅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ng 的頭像
    heng

    老徐自說自話2

    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