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海濱旅遊中,經常見到的樹種:白水木和草海桐。文章中的相片是我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點照的,包括貓鼻頭、七星潭、三仙台和澎湖。
白水木,紫草科,常綠性的小喬木或中喬木,適應性強,生長力好,為第一線海岸林不可缺的樹種。在臺灣南北兩端沿海及蘭嶼、綠島的海濱珊瑚礁上、沙灘上,經常可以見到。
白水木樹皮灰褐色,小枝條、葉片、花序,都被有銀白色的絨毛,又名銀毛樹。高度可達 10公尺,樹形美麗,也用來作盆景或庭園景觀植物。
白水木葉片大,密集輪生排列於枝條頂端,全緣,倒卵形,肉質性,兩面都密佈絨毛。
花頂生,白色或是略帶淺粉紅。
果實球形核果,具軟木質,能藉海水傳播。
草海桐,草海桐科,匍匐狀常綠多年生小灌木,台灣各地岩石及珊瑚礁隆起海岸及島嶼均可發現,是海邊防風、定砂、綠化、美化樹種。
莖部粗大,單葉互生,肉質,叢集於枝條頂端,近無柄或具短柄,葉片長倒卵形,全緣或上半部疏鈍齒牙緣。
草海桐的花朵奇妙而美麗,花朵是左右對稱而非輻射對稱,看起來好像只有半朵花。雌蕊也很特別,像個蓮蓬頭,花柱粗肥彎曲,柱頭鈍,具盃形苞膜。
花腋生,花冠白色,基部筒狀,歪筒形,先端 5 裂,裂片倒卵形,被緣毛。
果實為核果,橢圓形,成熟時白色,可供食用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