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9.11.10,從新營開車到高雄辦事,早上先到旗津逛一逛。國道1開到底,接上新生高架道路(要迴轉),就這麼一路開過了過港隧道、旗津一路、二路、三路。右轉是最熱鬧的廟前路,不要轉,直入廟前路一巷,不久就對著山腳的停車場了。巷子有點窄怕會車,但是路很短,一下就過了。
停車處看到幾級石階,往上通往旗后砲台,不過我們要先去星空隧道。 停車處往左走一點,右轉再走一下,隧道口在眼前了。這個隧道開鑿於日治時期,穿透旗後山,原為一條軍事戰備隧道,現在供遊客及自行車族使用。
星空隧道內有螢光色的彩繪, 出了隧道口,視野突然開朗,迎面是大海,浪花湧過來拍打著崖壁,真是漂亮景象。
往回走的隧道口旁有座小碉堡,往上看山體表面有洞穴,山崖的構成應是來自石灰岩及珊瑚礁的堆積。
我們沿著海岸線走了一段,平整的木棧道,兩旁的植物主要有草海桐和仙人掌。再走離砲台就遠了,所以回頭穿過隧道回去。
草海桐,草海桐科,匍匐狀常綠多年生小灌木。
草海桐的花朵是左右對稱而非輻射對稱,看起來好像只有半朵花。果實為核果,橢圓形,成熟時白色,可供食用。
回到停車處,上幾層台階,到了一條地磚鋪的平整道路,往右是高雄燈塔,往左是旗後砲台。我們往左走一些,再向右上坡繞,到旗后砲台了,不遠。
我以為旗後砲台只會是幾個台座,其實規模不是很小,像個小城堡,可惜現場沒有導覽圖,所以我也搞不清哪裡是啥用途,只覺得整體很有味道,線條多變化,水泥和紅磚的材質間雜,照相起來不錯看。
下圖是參觀的入口。
中間部分
下圖是最後一塊空間,我只從高處欣賞,沒走下去。回家後查導覽,當年的砲台入口在下圖中榕樹旁,門外有威震天南和喜喜字樣,唉,錯過了真遺憾。
旗後砲台建於清朝時期,位於高雄市旗津區之旗後山上,民國74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,民國108年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。
旗後砲台屬西式砲臺,成目字形,兵房及入口位於北區,指揮所位於中區,南區則設有大砲四座。雖是西式格局,但砲台之入口卻非常中國式──八字門,以及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樣式不同的「囍」字,具有建築特色。
在旗後砲台外圍的高牆上,眺望旗津市區和高雄市區,兩者隔海相望。高雄市區最高的建物是85大樓。
望向另一方向是大海和旗津沙灘,潮水線形成的雙弧形很美。
相關連結:旗津半日遊1,星空隧道及旗後砲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