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烏山頭水庫(即珊瑚潭水庫)的灌溉用水經由嘉南大圳輸送出來,水圳有南北兩個主幹線,主幹線再分支到嘉南地區各處。嘉南大圳的主幹線為南北向,台灣的河川多為東西向,兩者相交會的時候,水要運送過橋就必須建築水橋,或稱之為渡槽。
在北幹線上較大的水橋,往北依次為龜重溪、急水溪、八掌溪、朴子溪的水橋。
在南幹線上較大的水橋,往南依次為官田溪、渡頭溪、曾文溪的水橋。
關於這些水橋,在這個部落格我看到詳盡的記錄,也因此有了一些瞭解。相關連結:嘉南大圳水橋。
嘉南大圳的水橋中,我最先注意到的是龜重溪水橋,它也是這些水橋中最美麗的一座,也因此我開始了後續探尋水橋的行動,我找水橋主要是出於好奇心和求知慾,另外是找攝影題材。
八掌溪水橋是我找到的第二座水橋,去了最多次,因為八掌溪畔甜根子草開花時,整片的芒花很壯觀,而且八掌溪鐵橋和台鐵的鐵橋接近,可以照花及火車。
急水溪水橋最幽深,遺世獨立,感覺也不錯,其他4座看過作個紀錄就好,不會很懷念。
不過,參觀水橋有些危險性和爭議性,所以路線不做說明了。我是靠goole地圖找的,原則上,沿著大圳過去,或沿著溪過去都行。
龜重溪的溪床上,種植了作物,村莊中有小路可以到達橋底,從側方及下方欣賞這座水橋,修長的橋身,金屬的造型,真是迷人。
龜重溪水橋的上方鋪設鐵板供通行,可以望見渡槽中的水流澎湃,刺激有趣。
不過說實話,我不太敢走,上去過一次,照過相片就不敢再去了。也沒把橋走完,所以水橋另一端(北端)出水口也完全沒照到相片。
嘉南大圳的主幹線送水進入水橋,因為渡槽狹窄,水勢洶湧,為了減緩壓力,龜重溪的水橋備有三種設施。
在進入水橋前,讓部分的水流進分支水道,下圖1,水橋的入水口前方相片,嘉南大圳的水道,圖中左方有一個分支水道。
在水橋的閘門前,另設排水的孔道和閘門宣洩一些水。下圖2,排水減壓的孔道和閘門。下圖3,排出的水流入旁邊的田間溝渠。
進水閘門到水橋之間有很長一段緩衝路線。下圖4,水閘門之後,有一段水泥路,下方也是水道。
相關連結:柳營龜重溪探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