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1.11.01,午餐後,由花蓮富里經玉長公路往海線去,我們又來到了台東縣。早上在花東縱谷的山線,沿路黃澄澄的稻田,下午,一路傍著藍色的海洋。
都歷遊客中心位於臺東縣成功鎮(台11線124.5k),為「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」處本部,與阿美族民俗中心相鄰。
我們前往都歷遊客中心,到達後先去看阿美族民俗中心的表演,旮亙樂團於下午2點演出半小時。
樂團表演阿美族的歌謠及樂器,節目頗為精彩,主持人明媚大方,主持生動活潑,觀眾反應熱烈,氣氛歡樂,藤編的魚簍充當捐錢器,被投得滿滿的。
舞台兩側空地上的建築物群,分別是阿美族的祭屋和家屋。我只照了家屋,家屋是稱呼阿美族同胞的居所。
遊客中心有大片的青草地,視線越過綠色植披直達藍色大海,令人心曠神怡。
今天最後的行程是東河橋。我以前來過及寫過這裡,所以以下的文字是我抄我自己舊的文章。
在東海岸的公路上,東河橋跨越馬武窟溪,有新舊兩座橋,東河舊橋建於民國19年,後來因應海岸公路拓寬,於民國81年建了東河新橋,新橋落成後,舊橋因為造型特殊,及橋下的峽谷景觀動人,舊橋及其周邊闢為風景區。
我們在舊東河橋上。
站在東河舊橋上,向東望見紅色的東河新橋,馬武窟溪經過橋底流向太平洋。
東河舊橋的西側溪谷中,分布許多的白雲石,白色巨石在綠水綠樹間十分搶眼。
東河舊橋的橋墩很特殊,一半設計成拱型結構,另一半則是支架式的橋墩,是罕見的橋墩設計。
這種設計的原因:溪的北側為岩岸,南側為沙岸,拱型橋墩跨距大,便於跨過岩石。
為了觀察橋墩,我們走到新的東河橋上回望舊東河橋。
東河新橋是紅色的鋼拱橋,造型簡潔亮眼。
在新橋上欣賞馬武窟溪出海口。
舊東河橋風景區有猴子,它們比較乖,不會搶食,不會騷擾人,不像高雄柴山的土匪猴子。
相關連結:南橫、台東三日遊1,天池及霧鹿峽谷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