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鳥,頂著可愛的沖天小辮辮,身著暗綠色的羽衣,會發出小貓似細柔的咪咪聲,那就是小辮鴴,每年11月,寒風吹起,牠們成群結隊,遠渡重洋到臺灣來過冬,大部分的小辮鴴選擇雲林縣暫住,尤其是以元長鄉為最多,因為當地盛產花生(土豆),所以稱小辮鴴為土豆鳥,又因牠的叫聲稱之為田貓仔。
103.02.16,我們10點半由新營出發,12點半到了雲林元長鄉,在台19線公路旁田間看到幾隻小辮鴴,下了車緩慢移過去,好靈敏,牠們都飛了。 繼續前行,右轉入雲160線往子茂村方向,開了老遠後從田間農路繞回來,一路上沒看到小辮鴴,鄉村風光倒是宜人,看到蔥田、蒜田、高麗菜田、大白菜田、玉米田,和剛播種的花生田。回到台19線了,我說吃飯去吧,就算沒看到鳥,看到這些田也不錯呀。
就在此時,我突然振奮起來,就在路旁的田間,一大群鳥,正是,小辮鴴。牠們離公路有一段距離,在水稻秧苗間覓食,追逐或洗澡。我們坐在車上,看了一會兒,1點半了,先到市區吃飯,吃當歸鴨肉,味道還不錯,小店乾乾淨淨的。
再回到現場,更多了,田間好幾百隻小辮鴴,而且逐漸向公路靠近,讓人看了就興奮,因為牠們對路過的車輛不太敏感,但是對田間出現的人很警覺,我們只敢在車上觀賞及照相,不敢進入田間。
忽然間,小辮鴴全飛起來了,我舉起相機對著空中一陣亂射,牠們飛行時會來回盤旋,忽遠忽近,忽高忽低,最後高空只剩下小黑點,終於不見影蹤。
以下一系列相片是小辮鴴升空盤旋的過程,最後階段的相片很有趣,滿天密密麻麻的符號,有V、一、ㄇ、<、>,其實在現場肉眼是看不出符號的,是鏡頭讓牠們停格了。
相關連結:雲林元長鄉菜田及小辮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