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嘉南大圳為台灣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,於1920年動工,1930年竣工,改善了嘉南平原的農田灌溉問題,也使得稻米產量大增。建大圳前先建水庫,嘉南大圳的水源來自於烏山頭水庫。

烏山頭水庫大門前的馬路171縣道,在大門面對的左前方,171線的36K處有一處觀景涼亭和小廣場。

涼亭前有一顆戀占石,寓意著興建水庫的工程師八田與一及其妻的愛情故事。

涼亭面對著一條水道,是為嘉南大圳導水路,這段水道源自於烏山頭水庫,灌溉水經由此導水路來到前方的水閘門。

2023-03-13 09.43.16.jpg

20230313_094327.jpg

20230313_094644.jpg

 

水道上的建物,最近處有一座小橋,接著是國3的橋樑,再來是水柵門。

若以高度論,最高處是國3,中間是水柵門,最低處是小橋。

20230313_094655a.jpg

 

大門前方的道路兩旁(171縣道),羊蹄甲正嬌嫩粉紅。

20230313_094112.jpg

 

灌溉之水源自烏山頭水庫流出後,順著此導水路進入前方水閘門,將水源分為北幹線及南幹線。

北幹線自烏山頭北行,跨越龜重溪、急水溪、八掌溪、朴子溪來到北港溪南岸。南幹線向南跨越官田溪、渡頭溪、曾文溪至善化地區,並連結其他支線形成周邊密布的水路網。

這些溪流上建有古韻的水橋。我曾經探秘過這一系列水橋,記錄在本文末的連結中。

我們沿著導水路來到嘉南水利分歧工作站,也就是設置水柵門的地方。下圖是望向水過來的方向。

20230313_095645.jpg

20230313_095748.jpg

 

北幹線水量需求較大,由北幹線水閘門湧出的水勢較為洶湧。

20230313_095437.jpg

20230313_100259.jpg

20230313_095604.jpg

 

南幹線的水流較為平緩。

20230313_095822.jpg

20230313_095913.jpg

2023-03-13 10.01.20.jpg

 

下圖1,站在北幹線柵門前照南幹線閘門,右邊為水道末端,好像也有閘門。

下圖2,水道末端的外面設有環形的溢流排水道(其實不知道對不對)。

20230313_095526.jpg

2023-03-13 10.00.43.jpg

相關連結:嘉南大圳水橋北1,龜重溪水橋

嘉南大圳水橋北2,急水溪水橋

嘉南大圳水橋北3,八掌溪水橋

嘉南大圳水橋北4,朴子溪水橋

嘉南大圳水橋南1,官田溪水橋

嘉南大圳水橋南2及3,渡頭溪及曾文溪水橋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ng 的頭像
    heng

    老徐自說自話2

    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