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後認識的野花野草不多,酢漿草是其中之一,只是我們都把它唸成炸醬草,酢字讀音是做不是炸,以前的小孩比較笨啊。小時候會認識酢漿草,因為,草地上很多,葉子酸酸的,可以吃,果子成熟時,碰到了就會爆開,很好玩。

另外就是看了瓊瑤的小說「幸運草」,傳說由4瓣小葉組成的酢漿草葉子,會帶來幸福,騙到我們這些小女生趴在草地上找幸運草。以現代觀念來說,幸運草,那是基因突變而已,恐怕是環境有問題,哈,長大後我變成沒有情調的人。

酢漿草的葉是三出複葉,由3片倒心形的小葉組成,它有睡眠運動,到了夜晚葉子會閉合下垂。

酢漿草,多年生草本植物,全株都帶有酸味,一般有黃花和紫花的兩種,黃花的酢漿草個體較小,花和葉也較小。




 

黃花酢漿草有地上莖,葉互生,會開花結果,果實為條狀的縱列蒴果,果子成熟時會迸裂,噴出種子,用以繁殖後代。







 

紫花酢漿草沒有地上莖,由根生出葉,葉呈叢狀。植株只開花卻不結果,所以也沒有種子,靠地下鱗莖來繁殖。

紫花酢漿草利用莖來繁殖,稱為營養繁殖,屬於無性生殖。而黃花酢漿草以種子來繁殖,屬於有性生殖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黃花酢漿草 紫花酢漿草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